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79章 陶知县的支持

出来,跟苏沁仔细说了一遍。

    苏沁半点毛病也挑不出来,“行,就按你们计划的去办,明天就去县里招兵!”

    程彦安道:“招兵文书还没写。”

    苏沁拍了拍胸口:“包在我身上!”

    程彦安点点头:“好。”

    晚上,苏沁钻进空间里,挥毫泼墨了一阵,写了一篇她十分满意的招兵书。

    第二天一早,苏沁就把那招兵书交给了程彦安。

    程彦安好奇地打开一看,顿时嘴角抽了抽。

    这通篇的大白话,可真是一点文学功底都看不出来,但你又不能说她写得不好。

    苏沁看他那神情就知道他在想些什么,“能来应招的人,都是穷苦出身,有几个懂那知乎者也的东西?这大白话看着没什么底蕴,却最是直白。苏家军走的就是草根路线,代表的就是黎民大众,有事说事,不整那些虚头巴脑的玩意儿。”

    程彦安被她说得哑口无言。

    一行人早早的到了县城,在城门口支起了桌子,把那招兵书贴在木板上,立在桌边。

    苏沁一身男装打扮,坐在桌后,准备一会儿登记来应征的人员名单。

    那些个士兵全都换上了统一的服装,这是严家军的衣服,但是被除去了标志,缝上了苏家女眷连夜缝制出来的苏家军的标志。

    他们这招兵的队伍弄得有模有样的,没一会儿就吸引来了不少人围观。

    这时代识字的人并不多,程彦安就让一个士兵在旁边读那招兵书。招兵书写得很直白,揭发皇帝的罪行,言明苏家军的目的,并且将入征后的待遇也写得清清楚楚。

    每个士兵每个月军饷为二两银。

    苏沁问过,严家军也这个标准。

    但有一条规定极为诱人,那就是经批准入伍之后,士兵可以先预支两个月的军饷。

    眼下家家户户的日子都不好过,两个月的军饷虽然只有四两,但却能派上极大的用场。

    所以很快苏沁的登记簿上,便有了第一个名字。

    本以为有了一个好的开头,接着便会有更多的人来报名,但等了好一会儿,都不见再有人来。看热闹的人不少,甚至好些汉子都有些心动,但都保持观望态度。

    苏沁见这情况,不由有些着急。要按这个速度招下去,猴年马月才能招满一支队伍?

    正在这时,城门口突然有了动静。

    众人扭头一看,只见陶县令骑马而来,身后带着一群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