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六章 电冰箱理论

季周安排方木和江亚最后激战这一段情节的原因,就是想要将这种意识形态斗争的过程外显化,以此来引发观众的思考,让观众在这个过程中去真实的辨别有关“城市之光”的存在是否具有合理性。

    但是,穆青觉得,这最后争斗的处理总是有点怪怪的味道,嗯,怎么说呢?似乎是少了点什么东西,所以这剧情忽然就这样发展了,总让人感觉有那么些违和。

    也许自己也可以在剧本研读的时候再跟导演说说这一点?穆青心里这边有点暗戳戳的想着,这到时候既是导演又是编剧的徐季周可不要气的要打他,毕竟增加了那么多的工作量……

    其实在江亚这个人的设定中,还是有一些不是太能说的过去的地方,就比如他的作案过程以及永远找不到证据的作案现场,穆青记得,这件事情在前世的时候可是受到好多人嘲讽来着的,毕竟根据洛卡尔物质交换定律来说,这犯罪分子在行凶之后,一定会在现场留下一些痕迹,不可能什么东西都找不到。

    但是在江亚的犯罪现场,却就是什么有利证据都找不到的一个设定。

    如果非要给这个设定找一个合适的理由的话,穆青想到了泰德·塔里的“电冰箱理论”。

    泰德·塔里是《沉默地羔羊》的导演,而这“电冰箱理论”是他对自己的作品提出的理念。

    他自认为自己在《沉默地羔羊》里有很多“电冰箱问题”的小细节,比如汉尼拔偷走了一支笔,用这笔打开手铐大开杀戒,观影的时候观众专注于角色和故事,忽略了这个细节看完这部影片之后,观众回到家打开冰箱冷气一吹的时候,会清醒过来想,咦,他是怎么偷走那支笔的?笔是怎么打开手铐的呢?

    实际上说句不好听的,也就是BUG,但在编剧界,这是一条不成文的“潜规则”。

    有时候编剧为了达到作品某种戏剧化的程度,必须要进行“一些违反常理”的设定,比如打不完的子弹、知晓一切的路人甲和什么也不懂的高层。

    最典型的就是《印第安纳琼斯4》,其中极大的调侃了“电冰箱理论”,琼斯博士躲在了电冰箱中,躲过了核爆,观众好奇,这冰箱到底是什么材质做成的?但在编剧界中,大家看到这个情节,肯定会开怀大笑。笔趣阁_www.bqgxs.f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