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三二章 怎么不去抢

百姓没有不支持的道理。

    何况这所谓的摊丁入亩,就是把丁税纳入田地,无地之民就可免税,这一看就是对百姓有好处的事情。

    在大晋开国以来,官员绅衿利用优免特权隐漏人丁,奸猾之徒又托为客籍以为规避,下户穷民置数十亩之地,从实开报,反蒙升户,被加派丁银,这已是国朝第一大弊了。

    所以整个河北地域,都为此欢欣鼓舞。

    不过李轩施行‘摊丁入亩’之策的主要目的,还是为滋生人口,使官府放松对户籍的控制,让百姓可以自由迁徙,出卖劳力。

    据李轩所知,清朝的人口爆炸一方面是土豆与红薯这些高产作物的出现,另一方面就在于免除丁银。

    百姓不用承担丁银的压力,就乐于生孩子了。许多不在户籍的隐户,也不需要再藏于乡间。

    李轩预计大晋的总人口,绝不下于一亿五千万,只是许多人不在户籍而已。

    至于官绅一体纳粮与田地累进税制,就更与寻常百姓无关。

    从此所以官绅都将失去免税资格,土地多了还必须交更多的税,为此北直隶人人拍手称快。

    一应官绅自然是不满的,可在天子脚下,京城周边,没有人敢于直接对抗。

    虽然税制改革的过程中存在种种情弊,比如隐瞒田亩,又比如当地官府民众联手隐瞒人丁等等,可大体还是顺畅的。

    唯独南直隶,官绅的力量额外的强大,又借助各地书院操持舆论。

    虽然李轩已经预做准备,整个南直隶的中上层,都是他亲自挑选的干员。可在税制改革时,还是出现了各种状况。

    甚至有人冲击官府,使得当地官员不得不狼狈逃离。

    不过随着李轩亲自赶至,又明令当地卫所诸部以勾结沂王谋反之名,直接将十几家反抗最激烈的官绅抄灭满门,整个南直隶范围都平静了下来。

    所谓人的名,树的影,李轩的心狠手辣名闻天下,又有五百万把长刀在手。

    此时如襄王,沂王等等都已身亡,世间还有何人敢正撄其锋?

    李轩之后又整顿书院,召集南直隶众多名儒,一应有功名的书生,在南京国子监作‘义利之辨’。

    他是以敌之矛,攻敌之盾,圣人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董子也说‘使食禄者不得与下民争利’。

    你们这些地方官绅为银钱侵占田亩,冲击官府,这是什么道理?是否符合圣人之教?

    此时他儒学造诣已深,舌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