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五十四章、金堂改革(三)

本就不用做了。

    因为第四个实际上就是第三个生计的延续。

    就是在解决两家纠纷的事情之后,要求写出一篇上呈的公文。

    赵平这些试题,将理论修养及实践及公文写作,全部涉及,时间一共两天。

    两天考试终于结束了,不少考生出来,互相打听消息。

    看见对方难堪的神情,料到与自己一样没有考好。

    本来同行之间是互相竞争的关系,现在反而变成了互相安慰。

    而一些学子脸上露出痛苦之色,更是感叹说道:“金堂县考试哪里是小吏考试,简直比进士还难。”

    进士可能考试前面的内容,而赵平还在进士考题上面加码。

    不但有经义与诗词,而且还要解决具体问题,还要写出公文。

    同样也有糊名,想做假也无法做假。

    张能的兄弟前面两题都问题不大,但是第三题就卡壳,第三题不能答出,第四题就自然不能将就。

    而张能作为家里长子,自然遇到两家由于水源纠纷的事情,也知道应该如何去解决。

    他提出根据两家田土面积大小来灌溉,应该是一个让双方比较满意的方案。

    张能出来之后,不但发现自己的兄弟一脸沮丧,而且许多考生也都是同样一脸沮丧。

    大部分都是由于在第三题遇到拦路虎,导致第四题回答难以满意。

    四天之后,金堂县红榜公布上榜笔试成绩,一共是八百名;

    其中张能名列第一;第二名是西县来一名考生,叫唐哭;第三名是昌元县的一名考生,叫程亮。

    张能的三个兄弟有一个落榜。

    他并没有沮丧的缘故,因为《大宋中华报》又刊登招聘的公告。

    赵氏的十多个作坊也要招聘大量的文书,俸禄与金堂县秀才差不多,也是同样有医疗住房养老保险,让人猜测这个制度是否出自两样一人手里。

    让张氏兄弟高兴的是,虽然有一个没有考上秀才,但是这次成绩也是赵氏作坊招聘的重要凭据。

    就是说虽然只是一次考试,却有两次效果。

    只是凑巧的是,赵氏作坊同样也有面试,这个请人们更加感到好奇与高兴。

    三日之后,世人瞩目的金堂县的秀才面试也正式开始。

    面试考官有主簿赵平、知县李月秋、县丞刘昂,学堂教授张定、散官王文修、张固、王文德、李之豪等,还有一个是金堂县的耆老,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