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之后,举子考试如期进行。
杨德荣是昌州人,自然得在昌州参加举人考试。
李文全也是昌州士子,三年之前以一名之差,名落孙山,此次志在必得。
两个虽然是昌州学堂的学生,但是一个是天字甲班,一个是黄字甲班。
虽然两个都是甲班,但是有天壤之别,一个是最好的班级,一个几乎是最差的班级。
李文全不但在甲班,家境也比他好,还有一个书僮陪伴他考试。
李文全乃是永川之人,打量杨德荣一眼,说道:“今天正巧,又碰到昌元县杨大才子。”
此人说话怪声怪气,而且特地把“杨大才子”四个挪得很长,让谁都能够听得出他的嘲讽的味道。
“荣不敢当,见过各位学子。”杨德荣淡淡一笑,双手向四周一拱,淡淡说道。
李文全的同窗谢勇打量杨德荣一眼,感觉有些奇怪。
他悄悄对着李文全说道:“杨大才子竟然转性了,不像上次还出了?”
“可能他对自己没有信心吧。”李文全打量杨德荣一眼,轻蔑说道。
李文全声音没有掩盖,包括杨德荣在内都能够听得清清楚楚。
他的天字甲班同窗打量杨德荣一眼,不禁哈哈大笑。
“子誉,一年时间没有看见你,不知在哪里高就?”一个声音传过来。
杨德荣听到声音不禁大喜,这个声音乃是他的同窗好友杜长江,他一边拱手一边问道。
杨德荣露出苦笑,拱手还礼,说道:“在下家境不如子水(杜长江字),在昌元县求生计了。”
“看来子誉已经准备好,不然不会来参加考试。”杜长江打量他一眼,有些不相信他话。
杨德荣摇摇头,淡然一笑:“哪里 ,哪里,只是有了机会,不想浪费,只想试试而已。”
“杨大才子看来早已准备齐全,我等静候佳音。”李文全与谢勇互相看了一眼,更加放心,一起哈哈大笑。
当当当,士卒的铜锣敲响,官府要求所有学子进入考场。
众位学子打开考卷一看,经义题目只有一个字“胡。”
这些学子还以为是考试题目取《四书五经》一段名言或者一句话出来,因为这是惯例。
但是万万没有料到,今年举人考试却反其道而行,而且还只有一个字。
包括李文全在内的甲班同窗,个个都把按照以前方式猜测题目,花了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