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四章 谈判与赚钱

何人带走。

    骆敬华带着阿追从泰国回来有半个月了,他负责管理十四人的安保团队,跟内地技术人员的对接,也交给了他负责。

    每天早上将技术资料运过去,晚上运回来。

    而阿追也住进了楼下的苏奶奶的家里,负责几个女人的安保和接送。

    其实缺少了关键的技术环节,即便是内地的技术人员,想要复盘整个技术实验过程,也非常困难。

    赵山河其实不怕他们窃取资料,关键是要表现出一个态度。

    我不想欺负谁,但是谁也不要想来欺负我。

    赵山河很少跟官员们谈技术,他谈的主要是投资和要求。

    如此大规模的投资,涉及到了整个工业领域的方方面面,可不是脑袋一拍,就能确定下来的。

    选址,建设合乎要求的厂房,只是微不足道的一个环节,也是最容易谈判的。

    87年的特区还有大片的空旷土地,一直要到二十年后,特区才会土地紧张,然后进行工业升级。

    赵山河要求厂区靠海,便于运输,最合适的区域就是南山蛇口港附近。

    这里跟香江遥遥相望,开船的话,半个小时就能抵达。

    蛇口港这里当然不合适,这里将会是特区未来主要的进出口港口,靠着南山公园的西侧,就成了不二选择。

    从半岛最南,到新安古城,再到宝安机场,这里有几十平方公里的土地可以利用。

    在确定了赵山河的技术拥有世界领先水平之后,经过多方协调,将南山公园西侧的半岛,整个划给了赵山河。

    这片土地刚好有十平方公里,虽然有大片滩涂地,不过移民搬迁并不难。

    这片土地,也是未来前海工业园区的一部分。

    土地划拨只是第一步,赵山河要先确定地理位置,区域,然后才能整体规划。

    而且,建设工厂还要推迟,因为这里要先修建港口和变电站。

    八十年代是电力最紧缺的年代,香江就因为电力紧张,大批的工厂外迁。香江连续批准了几座电厂的扩张和建设,大亚湾核电站也是今年开始动工,就为了弥补电力越来越紧张的趋势。

    赵山河要求工业园区必须要有两条电力线路,工厂电力紧张还好说,要是他的实验室出现断电,损失就大了。

    他要求在工业园区的五座实验室,都具备两条电力线路,确保每一年的每一分,每一秒,都不能出现断电情况。

    而这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