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伯似乎想到了什么,显得有些害怕,然后便离开了,任凭雨弋怎么喊也不回头。
雨弋觉得这个里面有蹊跷,告诉老伯谣言的神秘人物到底是谁,还有打一个问号。
从稻香村西边回来后,雨弋反复在思考这个问题,想到老伯的无知和愚昧,雨弋决定下一站去调研一下私塾的情况,稻香村的青年人都学得怎么样。
那个时候,雨弋感到村民普遍文化低,容易迷信,便作出要求,由吴成功投资找老师,修建房屋,建立了私塾。
雨弋进入私塾后,发现有老先生在上课,为了不打扰他们,雨弋只是在后面观望了一下,他发现私塾的装饰倒是没有太大变化,只是桌子和座位都多了一些,这证明私塾吸引的学子的力度还是很大的。
雨弋再去看学生的情况,发现基本上都是年轻人,中年人则非常少,在下课后,雨弋专门去询问了先生,得知稻香村村民都崇尚武力,对于知识还是很轻视的,私塾能招到这些学生,那都是李庆生的功劳,他去做了许多工作,那些村民才愿意将自己的子女过来学习,再就是有一批需要改造的不良少年,有专门的人员陪护学习,直到他们思想转变,考试合格才能离开。
雨弋从教书先生那里还得知一些毕业后的文人志士都喜欢中午去客栈讨论文学,他在拜别教书先生后,便来到了客栈,发现如先生所说,是非常热闹的,许多儒雅的书生,拿着书在这里读,也有一些在交流学问,那种氛围让雨弋感到很欣慰。
忽然有一年轻人见到雨弋进场,觉得他有些陌生,便攀谈起来。
“不知兄台在哪里学习,怎么在私塾没有面过?”
年轻人向雨弋拱了拱手,算是有礼了。
雨弋望着年轻人,他知道对方是把自己当作了一样的学生,有意结交,便道:“我并不是私塾的学生,只是一个过客。”
说完后,雨弋打算离开客栈,按照原定计划去下一站。
年轻人觉得雨弋如此傲慢,进了客栈也不讨论学问,心中有气,便将雨弋拦下了,道:“某为田丰,还请阁下席边一聚。”
雨弋听到对方自报姓名,感到无比震惊,其他人不知道田丰,雨弋可是知道的,这个人后来很有出息,后期是袁绍的重要谋士,不过他性格有点刚直,袁绍不喜欢他,终于在袁绍官渡之战之前处死,下场不好。
雨弋想着,和他搞好关系,未来也有个出路,当即跟着田丰又进入了客栈。
田丰没有想到会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