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7章 北海借兵

也要忌个三分吧。”

    “哈哈,先生抬举我了,我这把戏,在吕布面前就如同一个跳梁小丑一样。”雨弋还是有些自知之明的。

    “若是在飞刀上粘上一些要命的毒药又若何?”贾诩忽然眯起眼睛,显出十分神秘的表情。

    这个建议道是真的提醒了雨弋,只是手段恐怕有些毒辣,内心不一定能够接纳这个办法。知道贾诩找自己,肯定是有些前线的战报,便转移了话题,道:“先生此番前来,肯定是带来了一些情报,不会是曹操退兵了吧?”

    贾诩摇摇头,道:“徐州依然被曹操的重兵包围,不过陶谦身边有些谋士,献出了计策。”

    “什么计策?”雨弋询问。

    贾诩坐了下来,道:“据说糜竺和陈登二人,分别前往了北海孔融和青州借兵。”

    听到孔融,雨弋感到很容易,小时候听得很多的故事,就是孔融让梨啊,不过这和他会不会派兵没有关系,于是向贾诩继续询问孔融的情况。

    贾诩真是一个百事通,对孔融的家底都搞得清清楚楚的。

    北海孔融,字文举,鲁国曲阜人,是孔子的第二十代子孙,自小十分聪明,后来成了中郎将,在北海做太守,十分好客,他有一个愿望,就是保证自己家中的宴席不断,保证酒水供应充足,客座能被坐满。他在北海乐善好施,深得民心。

    “那这样说,徐州的困难会迎刃而解了?”雨弋忽然感到了希望,起码百姓不用枉死了。

    “不然,这两个地方虽然离徐州不远,驰援需要时日,再是周边黄金余孽犹存,自顾不暇,如何派兵救援?”贾诩分析道。

    “那这样说来,徐州的灭亡是命中注定了!”雨弋叹了口气,这是他实在不愿意看到的。

    在北海,孔融正在和一个宾客交谈,忽然有人汇报说是糜竺来了,孔融热情的接待了他,询问他的来意。糜竺拿出陶谦的亲密书信,道:“曹操现在围困徐州,形势已经很危急了,希望明公前来相救。”

    孔融了解了情况,道:“我和陶谦还是有些交情的,而且你专门来找我,我有什么原因不去呢?只是我和曹操并没有什么仇怨,这件事我认为还是先写书去劝和吧,如果他不听从,再发兵去救援。”

    糜竺道:“曹操现在依仗着自己的兵马的优势,是无论如何都不会讲何的。”

    孔融不听,还是按照自己的计划执行,一面清点北海的兵马,一面派人去向曹操送劝和书,正在商议的时候,忽然有人报,说是黄巾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