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魏国,裴秀到司马昭面前建议道:「吴兵老小,都在东南江、淮南的地方,如果留着他们,一定会是祸患,不如全部坑害吧。」
钟会阻止道:「不行,自古用兵的人,以全国为上,只是将元恶斩杀,如果将这些吴兵都杀死了,那是不仁义的,不如将他们放回江南,以彰显中国的宽大。」
司马昭点点头,道:「这个想法很好。」于是将吴兵都放了,让他们回到吴国。唐咨因为害怕孙綝怪罪,不敢再回去,便去投降司马昭,司马昭进行了重用,让他来掌管三河的地盘,淮南被平定后,正准备退兵,忽然报西蜀姜维带着兵马进攻,还截取了粮草,司马昭连忙和众位官员商议退敌的办法。
那时是蜀汉延熙二十年,改为景耀元年。防护罩升起后,雨弋按兵不动,刘禅病重,消息得到了封锁,黄让积极谋划,想要夺权,然而这一切并没有影响到姜维,他依然在长安,挑选了西蜀的两个将领,每天去操练兵马,一个是蒋舒,另外一个是傅佥,两人都十分勇猛,也有些胆识,姜维十分喜爱,忽然汇报,说是淮南诸葛诞起兵讨伐司马昭,东吴孙綝帮助,司马昭将两都的兵马,和魏国太后、魏主一起到前线出征了。
姜维听后十分
高兴,道:「我的大事可以成就了!」于是也没有再给刘禅奏表,而是准备直接出动。然而刚要下命令,忽然有兵士来报,说是中散大夫谯周来了。
姜维慌忙迎接,其叹道:「我们已经很久没有看到后主上朝了,听后宫传来消息,说是后主沉迷酒色,信任身边的宦官黄让,不理国事,只知道享受,你这样不断北伐,没有体恤蜀国将士,可谓内忧外患,国家将要危险了。」
姜维听后只是微微一笑,道:「这件事你应该去告诉丞相雨弋,他自然有定夺。」
焦周知道自己的劝说没有作用,便在当晚写下了一篇《仇国论》,第二日离开之前,亲自交给了姜维,然后继续东进,想要去荆州找丞相雨弋。
姜维翻开《仇国论》,翻看内容,有人问,古今往来,以弱胜强,该用什么办法呢?回道,作为大国没有什么祸患的,那么会很傲慢,作为小国有忧患的,就会经常思考,傲慢多了会有祸乱,而思考多了,就会治理好国家,这是道理存在的地方,所以能够休养生息,以少胜多,应该多去体恤兵士,才能以弱胜强,这就是办法。
有人问,昔日楚国强盛,汉朝弱小,以鸿沟为界,张良认为人民的志向定了,不能再动,便率领兵士追击项羽,最终斩杀项羽,难道都是和周
钟会阻止道:「不行,自古用兵的人,以全国为上,只是将元恶斩杀,如果将这些吴兵都杀死了,那是不仁义的,不如将他们放回江南,以彰显中国的宽大。」
司马昭点点头,道:「这个想法很好。」于是将吴兵都放了,让他们回到吴国。唐咨因为害怕孙綝怪罪,不敢再回去,便去投降司马昭,司马昭进行了重用,让他来掌管三河的地盘,淮南被平定后,正准备退兵,忽然报西蜀姜维带着兵马进攻,还截取了粮草,司马昭连忙和众位官员商议退敌的办法。
那时是蜀汉延熙二十年,改为景耀元年。防护罩升起后,雨弋按兵不动,刘禅病重,消息得到了封锁,黄让积极谋划,想要夺权,然而这一切并没有影响到姜维,他依然在长安,挑选了西蜀的两个将领,每天去操练兵马,一个是蒋舒,另外一个是傅佥,两人都十分勇猛,也有些胆识,姜维十分喜爱,忽然汇报,说是淮南诸葛诞起兵讨伐司马昭,东吴孙綝帮助,司马昭将两都的兵马,和魏国太后、魏主一起到前线出征了。
姜维听后十分
高兴,道:「我的大事可以成就了!」于是也没有再给刘禅奏表,而是准备直接出动。然而刚要下命令,忽然有兵士来报,说是中散大夫谯周来了。
姜维慌忙迎接,其叹道:「我们已经很久没有看到后主上朝了,听后宫传来消息,说是后主沉迷酒色,信任身边的宦官黄让,不理国事,只知道享受,你这样不断北伐,没有体恤蜀国将士,可谓内忧外患,国家将要危险了。」
姜维听后只是微微一笑,道:「这件事你应该去告诉丞相雨弋,他自然有定夺。」
焦周知道自己的劝说没有作用,便在当晚写下了一篇《仇国论》,第二日离开之前,亲自交给了姜维,然后继续东进,想要去荆州找丞相雨弋。
姜维翻开《仇国论》,翻看内容,有人问,古今往来,以弱胜强,该用什么办法呢?回道,作为大国没有什么祸患的,那么会很傲慢,作为小国有忧患的,就会经常思考,傲慢多了会有祸乱,而思考多了,就会治理好国家,这是道理存在的地方,所以能够休养生息,以少胜多,应该多去体恤兵士,才能以弱胜强,这就是办法。
有人问,昔日楚国强盛,汉朝弱小,以鸿沟为界,张良认为人民的志向定了,不能再动,便率领兵士追击项羽,最终斩杀项羽,难道都是和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