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十九章 坐卧行止皆是禅

��而无法再恢复土著周行的样子。

    九戒中的‘不妄’(儿戏、胡乱折腾)、‘不诈’也不允许他再易容易形,至少使用这法身时不行。

    这也让他想到个修行《戒方轮色经》的取巧办法,那就是一旦受戒积压的狠了,就换个法身释放,回头再继续受戒,如此就不容易因违戒而受大惩罚。

    这《戒方轮色经》修持起来,真的是个苦营生,不取些巧,他觉得守一方都难,尤其是行走江湖状态下。

    唤了家丁引领他洗漱,沐浴之后,却见聂家奉上了全套的衲衣袈裟。

    比较有趣的是,此地的衲衣袈裟虽然也分三衣(五条中衣、七条上衣、九条众聚时衣或法衣),但却没有僧鞋,而是僧屐。

    这僧屐不同于木屐,更像是人字拖与皮凉鞋的结合,露脚趾、露脚后跟,但中间却是层叠如裹布,且鞋筒过了踝骨。

    与这僧屐配搭的,是直至膝下的足衣,以及松紧性更好的皮条裹腿,僧屐也是皮制的,底子有寸厚,

    俗话说,只有走过长路的人,才知道一双好鞋有多重要,以及绑腿的作用。

    而这僧屐皮绑腿,满足了这方面的需求,先不说另类与否,跟脚、紧凑、舒服,这都是实打实的。

    三衣也有些特色,分别是麻白、土黄、灰黑。

    佛门视青黄赤白黑为五正色,而上述三色,则算是非典型的坏色。用坏色,代表着断离五欲想,不生贪爱。

    中衣款式也就罢了,上衣和法衣却是开叉至腿根的五叶方襟莲衣,其中法衣又是斜肩单袖、收腰配宽束带的设计,再把金线真红法披一披,该紧身的地方利落,该宽松的地方飘逸,当真是卖相一流。

    人靠衣装,佛靠金装。虽然还少了念珠、盘长之类的佛门常用法器,但有了这身行头,不修边幅的野和尚,立刻就有了佛武高僧的派头。

    换得衣衫出来,聂员外长子聂风已经在等。

    “大师,恕晚辈眼拙,之前多有怠慢,还请见谅。”

    “贵府家丁虽认错了人,洒家却觉得这是缘法。昨日酒肉款待,也吃的颇为惬意尽兴,何来怠慢?倒是这身佛衣,不但别有佛韵,还颇为合身,洒家愧领。”

    “不瞒大师,这是晚辈灵机一动,从圆光寺请来的,能令大师满意,不胜荣幸。”

    “哦,这圆光寺就在附近?”

    “便在镇北的栖霞山上,家父法事,便在那里举行。”

    “哦,倒是正好叨扰拜访一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