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22章开皇之治,杨坚!(第二更,求订阅)

拉大了贫富差距,扩大了社会矛盾,还可能夺权,还可能当二五仔。

    只有中农,富农,小地主等,是潜在的支持者。

    社会想要稳定,必然扩大中农,富农,小地主的数量,缩小雇农,贫农,大地主的数量。

    如何消灭大地主,一个是杀功臣,直接肉体消灭;一个是移民首都,直接让大地主退变为小地主,富农。

    如何消灭雇农,贫农,直接移民到人口少的地方,若是死在半路上人口少了,直接肉体消灭;如果到了迁移地,分配下土地种子,直接变为中农,富农。

    北魏,为何要实行均田制,本质上扩大了中农的数量。

    明朝军户制,本质上也是扩大中农数量。

    历次改朝换代,本质上就是通过战乱,大范围,大规模的消灭大地主,贫农,雇农,同时用军功,培养出大量的中农,富农,小地主。

    如果,大地主死的不过多,雇农,贫农死的不够多。

    必然天下不稳,可能二世二亡。

    比如,西晋短命,隋朝二世二亡,表面看来是皇帝昏庸,事实上是统一之战,战争烈度不够大,死的大地主太少,死的雇农贫农太少。

    为什么唐朝江山延续二百多年,就是因为统一之战,死的人太多了。

    “故而,为了江山稳固,要提升战争烈度……死的人越多,江山越是稳固。等一等,历史上,隋炀帝为什么三征高丽,难道也是为了死太多的人,从而消耗世家的势力(大地主),也消耗大量百姓(贫农雇农)!”

    项羽越是琢磨,越是觉得有道理。

    事实上,三次出征高丽,就是败笔。

    动用上百人出征高丽,劳财伤命,效果还差。最好是办法是,派兵三五万,不断骚扰高丽,破坏高丽民生,最后一举定乾坤。

    可显然,杨广玩砸了。

    还有李世民在位的时刻,没有休养生息,而是不断大战,大战小战不断,就是为了用战争消耗贫农雇农,培养中农,富农,小地主。

    如果在战场上,饿死,或是杀死,肉体上被消灭。

    可如果战场上,立下军功,可能从贫农,雇农,变为中农,富农,甚至是小地主。

    同样是战争不断,李世民可比杨广高明多了。

    想着这些,在想着毛选,项羽心中感慨着。

    伟人,真是伟大。

    这样的屠龙术,在历朝历代,都是不传之秘,开国皇帝也只会教授给太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