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节13 炼铜

先经历了“青铜时代”,然后才是“铁器时代”。

    用区区木炭来冶炼熔点度的氧化亚铜其中的难度不言而喻。不过对于陈征来,他与摸石头过河的古代人不同,既然有着前人牙慧,那么他要做的只是弯腰拾就好了。

    比起简单粗暴的碳化池,接下来陈征要做的事情既是人类文明曾经迈过的重要一步——冶炼高炉。

    准确的,其实是类似土法炼钢时期的高炉。当然,由于没有优质无烟煤,用木炭代替的话陈征还需要做一些结构上的调整。

    在这些调整中最重要的部分,可以是占了整个工程量百分之以上的,就是鼓风设备以及热回收系统。

    没错,为了用木炭答道更高的温度,陈征需要更加复杂的系统。

    首先要做的,是设计工作。

    摊开一块风干的树皮,陈征用一根细细的木炭条在凹凸不平的纸面上写写画画起来。

    鼓风系统自然就是鼓风机,白了就是个大号的人力风箱。就其风箱本身来,难度并不高,不过如何提供动力,如何达到足够大的供风量,这才是最大的难题。

    不过好在陈征需要冶炼的铜矿并不多,即便再背回来几箱子,一个几倍于普通风箱的鼓风系统就能搞定了,至于驱动动力上自然不是费力由人的手臂来回推拉,陈征造了个类似老式火车的传动系统,可以将下踩的力转化为圆周运动。再由简陋的皮带系统带动整个风箱循环往复。

    热回收系统得高端,其实来更加简单,无非就是将炙热的废气与风箱鼓进来的新鲜空气混合,再重新送会炉膛中。

    这样的话一方面提高了进风温度,有利于提高炉心温度,另一方面废气中的氧气和燃烧不完全的一氧化碳也可以重新进入炉膛二次反应,大大提升了反应效率。

    不过这个废气回收系统如何设计、气密性如何解决、如何利用风箱的力量将废气和空气充分混合……这些,才是整个工程中最大的设计难点。

    这些困难一一攻克之后陈征就能得到一部分纯度不是很高的铜了。至于如何除这些铜制品中的杂质……那就是另一个更加庞大的问题了。

    在树皮纸上比比划划了一个多时,陈征终于满意的停下了笔。想象中的困难在这段时间里被陈征一一解决,当他放下那根纤细的碳条的时候,心中还颇有些自得。

    的确,在工程上用一些的改变就实现了困扰他多时的难题,那种感觉的确非常不错。不过很快的,陈征心中的这份得意就变成了苦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