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1章 探针

雅内敛的初衷吗。

    大伙草草的吃了些早点,我们背起装备,正式踏上了前往「辫子姑墓」的旅途。因为身上的装备过于显眼,加上目的地并不远,所以我们决定步行前往,从隐秘的树林中穿越过去。

    紧张而又兴奋的心情,使我们脚步极快,也压根感觉不到累,只走了一个钟头,远远的,一座小山上耸立着一座小庙,便出现在了我们的眼前。

    没错,那就是辫子姑庙!

    老吕看了一眼,对我们说:“现在看来,辫子姑庙底下恐怕并不是「山」,而是一个人为堆砌成的巨大「封土堆」。这是阴阳鱼的「鱼眼」位,三面环山抱水,其地势,缓和中透露着一股庄严,风水极佳之地呀!”

    我说:“吕团长,不管这座山,它到底是山还是封土堆,对我们来说,它都是巨大的。如果你的推断没错,辫子姑的墓就在这座山的山体之中,可是墓道口在哪呢?这么大这可咋找啊?找不到墓道口,咱不能随便挖个洞就往里钻吧?”

    老吕说:“莫慌,唐代古墓虽然玄乎,但万事万物都有它的「法则」,唐代人建造古墓,形式可谓五花八门,但有一样东西,是必有的,那就是:神道。”

    神道,顾名思义就是一条路。

    神道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后人登山祭拜。所以它就是通往墓道口的路。神道往往由青砖铺成,就跟山路一样,从山脚下直达墓碑,若是有钱人家所修的神道,那么两旁往往摆着巨大的石像供奉。

    老吕说:“这座山光秃秃的,一千多年下来,辫子姑墓的「神道」恐怕早就毁掉了,但是不要紧,只要我们找到它就行了。”

    我问:“怎么找?”

    老吕对韩本初说:“把铁针发给大伙。”

    韩本初听闻,从背包里拿出四根细长的铁针,这东西就跟咱家里阳台窗户上的铁栅栏差不多,细长细长的,前面还有个尖头。

    我问老吕:“这是干什么用的?”

    老吕说:“神道是由砖头铺成的,一千多年的风吹日晒,泥沙掩埋,长年累月下来我估计它应该被埋在地下三五米的深度,等会庄婆婆原地待命,我们四个人分成东西南北,用我发给你们的铁针往土里扎,如果扎下去的只有泥巴,那就换个地方再扎,以此类推,直到扎到扎不下去的地方,那就是扎到砖头了,那就是神道的位置!”

    别说,老吕还真是个内行。

    他这么一说,我们都懂了。泥土是软的,铁针能扎下去。砖头是硬的,铁针扎不下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