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的所作所为没什么实质危害,不必放在心上。
这些道理,他都懂,根本不需要别人来说。他心里的苦闷,身边人没一个懂。
只有她,只有她用身边的琐事,用她自己的观察,自己感悟的心得,从另一个角度告诉他,母亲对他的“恨”其实是“怨”,而“怨”的根源,是从一开始就被剥夺了的“爱”。
归根结底,母亲是再用“埋怨”向他索取缺失的爱,是因为想要他的爱,所以才会那样无理取闹,糊涂行事。
一旦明白这都是因为“想要获得爱”,他心中的怨气就去了大半。
宫里的女人都缺爱,就算是皇后也一样。她是母亲,他是孩儿,一个母亲想要自己亲儿子的爱,这并不是无理取闹。虽然,做的事不好看,说的话不中听,可他不怨了,至少没 一开始那么怨念重重了。
解开了心结,他一下就觉得轻松起来,也更加思念她。书信再好,终归比不上她人亲自在跟前。
他突然好想她,好希望她能回来,回到自己身边。可这份渴求,他却丝毫不敢宣诸于口。不但不敢说,甚至在书信里也不敢过分表露。
生怕吓着她。
现在这样能透过书信遥寄相思,互通好感,就已经很好了。他不该得陇望蜀,不知满足。
在忍耐一下,在多给她一些时间。等再过个一两年,或许他就可以找个理由请她来京里逛逛,散散心。要是她姐姐,也就是叶秀灵非要阻拦,那索性就以祈福祛祟的名义,把她也传召来。
如此一来,他就有机会再见她一见,稍慰苦情。
然后,他必会克制自己,忍耐情愫,放她回去。
再慢慢的等几年,或许,她就能接纳他,愿意给他一个机会。
谁能想象,当今太子,面对感情,如此卑微。正应了那句,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笔趣阁_www.bqgxs.fun
这些道理,他都懂,根本不需要别人来说。他心里的苦闷,身边人没一个懂。
只有她,只有她用身边的琐事,用她自己的观察,自己感悟的心得,从另一个角度告诉他,母亲对他的“恨”其实是“怨”,而“怨”的根源,是从一开始就被剥夺了的“爱”。
归根结底,母亲是再用“埋怨”向他索取缺失的爱,是因为想要他的爱,所以才会那样无理取闹,糊涂行事。
一旦明白这都是因为“想要获得爱”,他心中的怨气就去了大半。
宫里的女人都缺爱,就算是皇后也一样。她是母亲,他是孩儿,一个母亲想要自己亲儿子的爱,这并不是无理取闹。虽然,做的事不好看,说的话不中听,可他不怨了,至少没 一开始那么怨念重重了。
解开了心结,他一下就觉得轻松起来,也更加思念她。书信再好,终归比不上她人亲自在跟前。
他突然好想她,好希望她能回来,回到自己身边。可这份渴求,他却丝毫不敢宣诸于口。不但不敢说,甚至在书信里也不敢过分表露。
生怕吓着她。
现在这样能透过书信遥寄相思,互通好感,就已经很好了。他不该得陇望蜀,不知满足。
在忍耐一下,在多给她一些时间。等再过个一两年,或许他就可以找个理由请她来京里逛逛,散散心。要是她姐姐,也就是叶秀灵非要阻拦,那索性就以祈福祛祟的名义,把她也传召来。
如此一来,他就有机会再见她一见,稍慰苦情。
然后,他必会克制自己,忍耐情愫,放她回去。
再慢慢的等几年,或许,她就能接纳他,愿意给他一个机会。
谁能想象,当今太子,面对感情,如此卑微。正应了那句,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笔趣阁_www.bqgxs.f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