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裂后的两个两子细胞携带的遗传信息完全一样,在大小和形状上也没什么明显区别,但两者并不是完全相同的个体。
细菌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环境的影响,细胞膜,细胞质甚至是dna都会受到损伤。
但在分裂时,这些损伤并没有分摊到两个子细胞中,而是有其中一个子细胞继承这些损伤,而另一个子细胞则是全新的,没有任何损伤的个体。
那个继承了损伤的个体很快就会死去,而新的子细胞则是会健康的成长下去,直到下次分裂这就是著名的垃圾桶理论。
那么哥哥,你觉得新的子细胞还是原来的细胞吗?”
“dna信息都完全一致,应该算是吧!”增山远想了想说道。
“不,并不是,或者说不完全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种生物的繁衍。
如果将大肠杆菌看做人类的话,那个携带有各种损伤的个体就是母体,那个完全健康的个体就是子体。
换句话说,大肠杆菌的母体用自己的死亡换取了自己孩子的出生。
但多细胞生物,比如说我们人类的繁衍并不像单细胞生物这么简单,我们的繁衍是需要很长时间的。
我刚才说过了,大肠杆菌会分裂是因为生存环境给它带来了不可逆转的伤害,所以才会分裂。
人类的细胞自然也会因为生存环境而受到不可逆转的伤害,在我们等待繁衍的这段时间里,我们体内的细胞要怎么办呢?”
“人类的细胞不是能自我修复吗?”增山远想了想问道。
“对,这就是问题的关键!在人类发育到生育时间之前细胞需要尽可能的保持健康,但环境的伤害不会因为生育缓慢而停止,这时候细胞的自我修复能力就能体现出来了。
细胞的自我修复其实从我们出生之后就开始全力工作了,它会替换我们二分裂后那个携带有所有损伤细胞的变质的蛋白质,修复被辐射,紫外线,以及各种意外影响导致断裂的dna,缝合破损的细胞膜。
这一过程会一直持续到我们度过可生育年龄。
在华夏的中医理论里,人年龄时候受的一些伤,在老了以后才会体现出来。
这并不是说这些伤在年轻的时候就不存在了,而是因为细胞的修复机制在不停的修复这些损伤。
但在人类生育年龄以后,细胞修复机制的任务已经完成,不再全力以赴的工作,这时候我们在回到之前的垃圾桶理论,没有了细胞修复机制,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