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二七八章 通过

设备,差不多已经进行了一轮升级,提高了一些效率。

    不过也没办法过于的有效率,因为没有自动机械,还是靠着人力来做的。新中国的产业升级,工业崛起,就是三代人用着勤劳、汗水、智慧甚至是生命换来的……

    最近厂里又加大了一些招人的规模,因为要同时上马两条人力的生产线,提高产量,更多的赚钱。

    相对来说,在整个纺织行业中,最贵的地方就是在织前环节。现在纺织厂做的织机,已经有些压线了。

    王言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直奔着源头的化纤过去,在这个过程中,再进行纺机的研究,继续扩大优势。

    这时候还是属于早期,国内的设备更新换代并不会那么快,他目前的这一套喷水织机,完全足够用个十来年。后续再进行一些升级,就已经能够满足当前国内的纺织业需要。而后开始更新换代,逐步的开始自动化。

    当然王言不可能只在纺织机械发展,还是要多行业进步的。要不然也养不了那么多的职工,赚不足够那么多的钱。

    就好像他拓展纺织链路,打算生产成衣,就是要压缩成本,同时尽量多的用工,尽量多的赚钱……

    王言这边安心的在搞着他的研究,有关于纺织厂要盖楼的消息,仍旧愈演愈烈,尤其他还给员工讲了话,传播了一番以后,更加的热闹了。

    纺织厂的职工是心都长了草,尤其是确定了第一批分房的那些职工,其他厂的职工就是羡慕嫉妒恨了,而后对自己所在的厂子进行问候,表示也要盖楼,也要楼上楼下电灯电话。

    但哪里有那个条件呢。

    最富裕的钢铁厂都盖不起,又何况其他的工厂呢,而且目前来讲,确实没有必要盖楼房。县城的位置很富裕,大家住的也还可以。

    本来大家都挺好,就非得有人显眼。

    一些领导干部对纺织厂的感觉不太好,甚至于是县里的干部也是一样,毕竟他们也住平房呢,他们也不平衡。

    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纺织厂要建,他们又拦不住。买水泥、混凝土、钢筋,他们还得卖。

    王言一直都是很讲究的,尽管现在还没有实行双轨制,但他用的材料,从来不往计划里算,而是算各厂的外财,价格适当的提高一些,大家一起发财。

    所以凡是相关的单位,对纺织厂都是又爱又恨……

    “你们真要盖楼啊。”

    宋家,宋运萍如此问道。

    王言含笑点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