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三六五章 不堪一击

其中被卷进去的府兵,也少有真给他们卖命的。参战杀人是不得已,却也不过是自保而已。

    他们此前都受王言的指示,参与过上一次攻击大户,思想已经被洗过一轮了,甚至不少人都是分了地的受益者,对大户只有仇恨。所以在打仗的过程中,不时的就有府兵连结,带人投降。

    战斗意志整体都不强大,没人愿意打。

    哪怕是烧伤抢掠过了瘾的百姓们,反应过来以后,稍稍冷静思考一下,也就没那么多心思了。

    总体和平安定,社会矛盾没有那么的突出,造反是很难的。对王言来说轻而易举,但对大户来说,那就难如登天了。

    因为大户们的阶级在那里,不愿分享,也不愿低下他们高贵的头颅……

    所以打这些造反的大户军队,都比不过跟高句丽那边打的激烈。大军所到之处,直接就是望风而降,少有抵抗。

    若非王言下令清算趁机作恶之人,少有的那些抵抗怕是都不会有。

    要说原罪,肯定是在大户身上,要说罪魁祸首,肯定是他王某人,毕竟两次中原浩劫都是他掀起来的。他不掀起来,也就没有这些人被胁迫着作恶的机会。

    但做了就是做了,就是要付出代价才行。

    王言有罪,没人能审判他。别人有罪,王言能审判别人。

    这就是差别。

    不过他的清算也没有过于激烈,还是留的相当大余地的,否则哪里还会有人愿意投降,非要死命跟大隋官军干到底才成。

    都是判了劳役,干几年重活也就是了。

    这一点王言给杨广上书,很妥善的就得到了解决。因为杨广正愁没人干劳役呢。

    杨广已经不征劳役了,两年的时间,足够验证出许多东西。不过劳役制度还是没有明文取消,这时候就用上了。

    惩戒似的劳役,和强征的劳役,当然是有本质上差别的。

    这帮犯错了受罚的人,干的再苦再累,也不会说朝廷的不是,只会为自己造下的孽而后悔。但强征的不一样,大家聚在一起就是骂当官的,干活就靠这个提气呢。

    所以等到平定了大户造反以后,已经规划了许多的工程,都要这些人以及高句丽的战俘来做。区别是,高句丽的战俘要死一大半,自家造孽的百姓要死一小半。

    王言还是很讲究的,他给很多人都留了活路,唯独中原大户没有……

    日常感谢打赏、投月票、推荐票以及默默看书的好哥哥们的大力支持!笔趣阁_www.bqgxs.f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