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十五章 兼容并蓄

也须慎行……”

    王静辉听后一时不明白她最后一句话的意思,但也明白蜀国公主恐怕是担心自己考场失手,所以才嘱咐自己吧。没等他多想,颍王赵顼便手里拿着一本书。推开了书房门,打断了他还在嘴边上话。

    赵顼做到他的旁边,把手上的书放在茶几上,还叹了口气。王静辉看到那本书地封面上是《韩非子》,又看他脸上有些丧气的表情,便笑着问道:“殿下。可有什么烦心的事吗?”

    其实刚才颍王赵顼借口出去一方面是因为他想给蜀国公主和王静辉一个单独说话的机会,当了这么久的灯泡,他自己心中也多少知道当这两个人见面的时候,自己插在中间是有多么的尴尬;另外便是今天府中的幕僚收录了一本新编地《韩非子》,颍王赵顼好学不倦,所以便去取那本《韩非子》,不巧真的碰上了老师王陶。

    王陶看到赵顼手中的《韩非子》后,便说道:“韩非险刻,背《六经》之旨,愿无留意!”

    赵顼看到自己的老师王陶对《韩非子》意见这么大,便说道:“备录藏络上就有关于百家治国和儒家治国熟优熟劣地争论,不过儒家的名声不太好听,但王静辉心中对此倒不是那么执著,毕竟儒家思想对治国也是有着很大作用的,不然汉朝的统治者也不会同意董仲舒的那一套了,不过运用起来有问题罢了。有很多人都认为如果秦始皇留着韩非,并且用他的理论来治国,也许中国的历史可能就完全是另外一个样子,不过历史不会存在如果,王静辉也同样不看好这样的观点,想以始皇的残暴,韩非一个人是不会有太大作为的。

    颍王赵顼注意到王静辉有些皱眉头,心想他可能对此有什么看法,便问道:“王兄多才,你怎么看《韩非子》?”

    王静辉并没有直接回答赵顼,而是反问道:“久闻殿下好学不倦,在下请问《史记》中,在春秋战国时代能得太史公称赞的,以诸侯不敢犯某国多少年的功臣有哪些?”

    赵顼还没有回答,蜀国公主便在一旁细数起来:“合纵的苏秦当属首位,合纵六国以抗秦,使秦十几年不敢兵出函谷关,相信没有哪个人能相及的!魏无忌也算一个……还有申不害,好象就这三人了吧?”

    蜀国公主说完后,赵顼在一旁点点头,说道:“能得太史公如此评价的人物甚少,不过这三个都当得起!”

    王静辉笑着说道:“我读太史公所著《史记》,记得也就这三人有此功绩,苏秦和魏无忌就不用说了,单说这申不害。他便是韩非之前法家‘术’、‘势’、‘法’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