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六章 厚积薄发,谁能阻我!

排,自然是最年轻的黄尚最醒目。

    赵祯缓缓点了点下巴,问道:“他就是永州黄裳?”

    立刻有官员上前,轻声将黄尚的所作所为详述了一遍,包括永州贡院前奋不顾身,呵斥贼子,救下士子。

    范镇也将国子监内地震,黄尚临危不乱,不急不缓地完成省试,最后交卷,又复述了一遍,生怕赵祯记忆衰退,记不得了。

    之前的一切积累,都汇聚在了这一场。

    果不其然,赵祯点头的幅度大了许多:“言行如一,好啊!好啊!”

    韩琦见了,却想要说什么。

    但他一张嘴,喉咙就是一阵瘙痒,赶忙又咽了回去,顺了顺气,脸色都有些青了。

    询问群臣只是小插曲,赵祯毕竟年纪大了,看了半个时辰不到,就转到后殿休息。

    再过一个时辰,已经有考生开始交卷。

    没人敢让天子等。

    午时未到,部的考生都已交上试卷,又到了批改的时候。

    不过这一回,不再是范镇作为主考官,毕竟先入为主容易影响判断,又换了一批考官,保证公正严谨。

    主考官就位时,韩琦微微有了眼神示意,顿时心领神会。

    过程还是差不多,唯一的不同是,批改出来的结果,要交给天子审核。

    这个审核,就会改变最后的排名。

    这一改,就是一个下午。

    到了晚饭点,赵祯给殿中等候的考生们赐了酒食。

    前殿开始吃饭,后殿中,批改的名次结果,连同试卷正本,一起呈到了赵祯面前。

    赵祯首先看了名次。

    许将、黄裳、陈轩。

    这三人就是考官们定下的前三名。

    赵祯看到黄裳的名字,再度点了点头,从第三名开始看。

    出类拔萃的文字,内容稍稍有些空洞,不过矮子里拔尖,没有为官经验的士子能够有如此见识,已经很了不起了。

    然后,他开始看黄尚的试卷。

    只看了一眼,赵祯的目光就是大亮,只觉得眼也不花了,腰也不酸了,腿也不抽筋了,赞叹道:“庄雅冲夷,真醇正大,三馆楷书能有如此造诣,前所未有,前所未有!”

    宋朝的皇帝,都有极高的书法造诣,赵祯当了四十多年皇帝,科举也经历过十多届了,什么才华的士子没见过,但能将考试专用的三馆楷书,写成这样的,尚且是头一回。

    其实这才是文气最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