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前,儿子儿媳都不在身边。将来,这个侄子那个外孙要依仗他胡适到北京来谋事供职,他最亲的亲人却永远分享不到了 ,想到这里,胡适又失声痛哭起来。
北大的学生,这些身怀赤子之心的学子,在给敬爱的老师送行时,劝说老师节哀的同时,还不忘提醒老师当借此机会,改革丧礼。
民国时代,皇帝下台,破旧迎新。丧礼因为封建色彩浓厚,从政府,到民间,都在喊着改革。他胡适就是喊改革喊得声音最响亮的那一个。
回国后一直大张旗鼓地呼吁“改良丧礼”, 自己母亲丧礼,胡适打定主意,从自己做起。
此前。北京通俗讲演所请胡适讲演“丧礼改良”,讲演日期定在11月27日。不料胡适的讲演还没有开讲,先轮到他自己实行“丧礼改良”了。
11月28日,胡适与江冬秀匆匆启程回绩溪奔丧。南下安徽老家之前,胡适跟夫人,在北京,先把“讣帖”写好了。
“讣帖”,向亲朋好友报告老妈去世的帖子,相当于今天的讣告。
胡适改良妈妈的丧礼,第一步,就从写“讣帖”开始。
过去,“讣贴”中有一堆很假很封建的套话,跟亲朋好友报丧的时候,喜欢在“讣贴”上,自称“不孝子某某某”。
跟人说妈妈死了,不说生什么病遭什么灾,不直接说死因,非要自己给自己扣屎盆子,说自己“罪孽深重”,自己不死,反而把祸水引向老妈,导致妈妈死了。
胡适觉得,这种鬼话,必须改革掉。
他觉得,过去“讣贴”上,哀告亲友的时候,常用的“泣血”两个字,也要删掉。你有那么悲伤吗?你妈妈死了,你难过,这是真的,可是,你会哭得吐血吗?胡适觉得,这些自欺欺人装模作样的字词句,统统都要删掉。
胡适还把“讣贴”的署名人给改了。
过去,死个人,不是小家庭的事,是家族的事。胡适的妈妈死了,不是他和他哥的事,是他们胡氏家族的事,按照旧规矩,署名的时候,他们兄弟作为“孤哀子”,排在前头,后面还要加上一大堆胡氏家族的亲戚的名字,什么侄子,孙子,侄孙子,呼啦啦一个接一个。
在所有的名字都写完了,添上四个字:“拭泪顿首”,就是说这么多胡氏家族的晚辈,全部跪在地下,擦着眼泪,对接受“讣贴”的亲朋好友说-----
胡适“讣贴”的署名人。只留了自己和哥哥的名字,把“拭泪顿首”改成了“谨告”。
总
北大的学生,这些身怀赤子之心的学子,在给敬爱的老师送行时,劝说老师节哀的同时,还不忘提醒老师当借此机会,改革丧礼。
民国时代,皇帝下台,破旧迎新。丧礼因为封建色彩浓厚,从政府,到民间,都在喊着改革。他胡适就是喊改革喊得声音最响亮的那一个。
回国后一直大张旗鼓地呼吁“改良丧礼”, 自己母亲丧礼,胡适打定主意,从自己做起。
此前。北京通俗讲演所请胡适讲演“丧礼改良”,讲演日期定在11月27日。不料胡适的讲演还没有开讲,先轮到他自己实行“丧礼改良”了。
11月28日,胡适与江冬秀匆匆启程回绩溪奔丧。南下安徽老家之前,胡适跟夫人,在北京,先把“讣帖”写好了。
“讣帖”,向亲朋好友报告老妈去世的帖子,相当于今天的讣告。
胡适改良妈妈的丧礼,第一步,就从写“讣帖”开始。
过去,“讣贴”中有一堆很假很封建的套话,跟亲朋好友报丧的时候,喜欢在“讣贴”上,自称“不孝子某某某”。
跟人说妈妈死了,不说生什么病遭什么灾,不直接说死因,非要自己给自己扣屎盆子,说自己“罪孽深重”,自己不死,反而把祸水引向老妈,导致妈妈死了。
胡适觉得,这种鬼话,必须改革掉。
他觉得,过去“讣贴”上,哀告亲友的时候,常用的“泣血”两个字,也要删掉。你有那么悲伤吗?你妈妈死了,你难过,这是真的,可是,你会哭得吐血吗?胡适觉得,这些自欺欺人装模作样的字词句,统统都要删掉。
胡适还把“讣贴”的署名人给改了。
过去,死个人,不是小家庭的事,是家族的事。胡适的妈妈死了,不是他和他哥的事,是他们胡氏家族的事,按照旧规矩,署名的时候,他们兄弟作为“孤哀子”,排在前头,后面还要加上一大堆胡氏家族的亲戚的名字,什么侄子,孙子,侄孙子,呼啦啦一个接一个。
在所有的名字都写完了,添上四个字:“拭泪顿首”,就是说这么多胡氏家族的晚辈,全部跪在地下,擦着眼泪,对接受“讣贴”的亲朋好友说-----
胡适“讣贴”的署名人。只留了自己和哥哥的名字,把“拭泪顿首”改成了“谨告”。
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