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469 《科学》文章,最后的冲刺!(求订阅)

吴菲菲已经撰写完毕,于上周日投出,目标期刊CM。

    锡基二维钙钛矿体系,吴菲菲和孙沃开始撰写综述。

    虽然现在计划书的审稿意见还没有回来,但就算ACSEL投不中,也可以去投AFM,再不济投JMCA也可以。

    综述嘛,写出来,总是有地方可以投去的。

    据说,有的课题组存在专门撰写综述的“大佬”,不做实验,只写综述。

    而且不是写自己领域的综述,他们专挑热门的领域写,然后一个月写一篇,一年能水十多篇综述文章……

    其实,除了大佬写出来的干货满满的综述,比如许秋之前那篇《焦耳》以外,大多数的综述都是近似于给学生练手的存在,没有太多的科学意义,一个人一年发两三篇综述就差不多了,这种一年十几篇的就有些太水了。

    而且,综述文章的地位,通常比正常实验工作的文章地位低一档。

    如果研究者对外声称自己发了一篇AM,那人们默认他发表的是AM实验工作,而非AM综述,如果是综述的话,一般都会主动声明发表的是综述。

    就像对外声明发表了一篇《科学》,那大概率发表的是实验工作类型的文章,而不是短评或者综述。

    孙沃上周把锡基钙钛矿器件的效率做到了2%,在和吴菲菲讨论后,打算还是先从铅锡混合的二维钙钛矿做起,比如25%的锡,75%的铅、50%的锡,50%的铅。

    哪怕新意上差一些,至少先把效率提上去,比如能做到8%、10%的,发一篇小文章出来,之后再考虑去做全锡的二维钙钛矿,也讲求一个循序渐进。

    不过,还没有开始执行,就被魏兴思叫停了,让他和吴菲菲一起撰写综述,然后给许秋他们做有机叠层器件的让路,

    对于孙沃来说,自然是没太多所谓的,虽然写综述也是干活,但相比于做实验,工作强度低上了不少,现在也算是“奉旨划水”了。

    段云给大伙带来了他从华威那边实习的见闻,当然这不是在组会上汇报的,而是私下里交流时提到的。

    现在实习期,公司对他们的要求并不高,没有KPI什么的,不需要加班,工作时间也都是自由的。

    不过,段云看着已经入职的老员工,基本上都是加班的。

    可能也和他们加班的福利非常好有关,晚上大约八点左右有加班餐,特别的丰盛,至少比学校食堂里好很多。

    因此,不少员工哪怕工作都做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