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480 三星期时间,冲刺《自然》!(求订阅)

篇CNS。

    邬胜男不禁感慨,许秋上篇《科学》投出去也没过多久吧,现在居然就又有一个新的体系能够达到CNS的门槛。

    为什么我就想不到这样去优化呢?

    为什么我想到的优化就是“反向优化”?

    博后学姐陷入了短暂的自我怀疑,不过她很快就调整好了心态。

    因为按照她对许秋的了解,肯定不会亏待自己的,有道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许秋吃肉,她喝口汤,多混几篇AM之类的文章,也可以满足了。

    凭本事蹭到的文章,不寒碜。

    其实,魏兴思之前在收到许秋实验想法的时候,得知许秋打算一次性合成十数种Y系列受体材料,也是有所疑虑的,担心一下子同时开展这么多实验,会不会“步子太大,扯到蛋”。

    毕竟,科研这东西,投入再多的人力物力,一旦方向走错了,最终的收益可能近乎于0。

    有人可能会说,怎么会是0呢?至少排除了一个错误选项嘛。

    但事实上,错误的选项可能有千千万万个,正确的选项只有那么零星的几个。

    就算排除了一个错误的选项,对于总量来说,依旧是不起眼的,因为分母足够大。

    不过,当时的魏兴思虽然有所疑虑,但还是坚定的对许秋予以了支持。

    因为不管怎么说,许秋有历史战绩作为支撑,所以还是值得魏兴思无条件去相信的。

    现在,魏老师在组会看到这样的结果,他知道自己当初做了一个明智的选择,笑的合不拢腿,翘着二郎腿,抖呀抖的。

    魏兴思想的更加深远一些:

    按照现在这个走向,仅仅是初步尝试,就已经达到16.57%的效率了。

    如果还能做到更高,哪怕只提升了一点点,可以达到17%,也有不小的概率,能够再中一篇CNS级别的文章。

    毕竟,现在这个是二元单结的体系,如果有望冲上17%的话,意义非凡。

    这表明,之后纯有机叠层器件的效率可以冲到更高,就连20%这个大门槛甚至都有机会跨越!

    如果真的能上20%,有机光伏领域将迎来一番蜕变,自己的课题组也将成为荣耀殿堂中的最璀璨的那一位。

    因为不论是有机光伏、钙钛矿光伏,还是硅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都是有极限的。

    根据肖特基极限理论,这个效率极限理论值大约在30%左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