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五章 钻营

    何一标自从当上副市长后,平台更高,舞台也更加广阔,加之他自身工作能力强、有魄力,在推进城市建设上思路清晰,作风强硬,过去认为改不了的规划,在他手里改了。以往拔不掉的“钉子户”,他一出马,连根拔起。黑白两道,“通吃”。

    刚开始,老百姓并不认同何一标,戏称他是“何挖挖”、“拆拆市长”。因为他把一个城市搞成了一个大工地,四处机器轰鸣、乌烟瘴气,市民出行、生活极不方便,怨声载道。

    市委也有领导公开站出来批评何一标急功近利,大搞“政绩工程”,造成大量地方举债。但何一标仍不管不顾,继续按照自己的想法强力推进。他还安排市上电视台做了一场“对话城市”节目,他在节目中向市民们承诺:“给我三个月,还大家一个亮丽、舒心的生活空间。”

    何一标动动嘴,一下就把舆情压住了。反对他的人,认为他是在吹牛,等着看他笑话。老百姓则数着日子,等待何副市长为他们兑现承诺。

    真正受苦的是跟随何一标干事的这帮手下,尤其海海,他成了何一标改造城市的“急先锋”,天天蹲在工地,经常通宵达旦。春兰、牛二听说后,赶到城里来想照顾、照顾海海生活。结果在城里呆了几天,看到城市建设的场面也吓住了,他们大半辈子生活在农村哪里见过这样大的世面,根本插不上手,反而让海海分心。

    春兰在工地上找到看热闹的牛二:“别看了,我们帮不上忙,还是回乡下去吧,免得在这里给海海增加麻烦。”

    “嗯。要得。”牛二嘴里应着春兰,眼睛还继续欣赏着大型挖掘机施工的画面。

    城市在“围栏”中一天一天地变样了。何一标没有吹牛,三个月后,城市打围的区域全部拆除。人们惊讶地发现,空中横七竖八,到处拉扯的电线:没了!抬头是蓝天白云。拥挤不堪的街道:宽了!水泥路面宽阔平整,进出自如,两旁的行道树也作了造型,微风吹来,阿罗多姿。令市民们更喜欢的是沿江步道和城市公园……

    得到实惠的老百姓反过来为何一标竖起大拇指,称他“人民的好公仆”!

    “何挖挖”也好,“好公仆”也罢,对何一标而言,他都不看重。他看重的是自己能不能进入组织的“视线”。从官场一路走来,他深知“知人善任”的道理。作为地市级官员,还想往上爬,不出点绝招,不捣腾点“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事情出来,上级组织是很难看到自己的。不知人,何来善用?

    何一标能力排众议,把城市建设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